第九十一章 青鸾为探看-《长公主》


    第(2/3)页

    这才有了今日的城头眺望,复又是城中游荡。城中熙熙攘攘,皆为利来往,青鸾举目望遍,心中萧索,城头无消息,城中无去处,便只有去军营探看凤大人了。与其说探看那位大人,倒不如说,是那位大人眼巴巴地等着她去,等着听她说说,公主一日里,又吃了些什么,又说了些什么,又做了些什么……

    一个萧索转身间,恰恰瞥见街边转角处,有一家布庄子,思及出门前公主的吩咐,青鸾便转头去看身边紧跟的明世安,对那奉命跟了她七日的小将军说到:

    “明小将军,公主命我,去布庄采置些东西。”邢将军说是许她行动自由,不也是日日派了这人将她跟着,生怕她要掀起多大的事儿一般。其实她的能耐,充其量也不过就是,上街替公主买三尺白布而已。

    “姑娘去吧,我在门口等便是。”明世安倒是一副好脾气,按说也是曦京世家的嫡出贵公子,做这跑腿小卒子,干些跟班盯梢的拉杂活路,却颇有耐心。且这几日来,只是跟在身后,不让她走出视线,却从未为难她。还日日作她苦力,替她扛了那些公主要求采买的、乱七八糟的闲杂物品。

    二人相处倒还和睦,青鸾便还礼,举步进布庄去。一边抬手去掀那店铺门帘子,心里突然闪念,公主要这三尺白布,是准备……戴孝吧,大军征战久不归,凶多吉少……二十万凤家军,其实是公主全部的依仗,最后的命根子。她作为公主身边的贴身侍女,耳濡目染多年,如何不清楚这些关节。

    多年以后,忆起这日疆城布庄门前的情形,青鸾都觉得,她心中突然涌起的关于三尺白布的转念,是老天爷的讯息。因为,就在她要掀了帘子进店的瞬间,那个等了数日的风浪漩涡,骤然杀来,不期而至,意料之中,却又远比想象,更让人触目惊心。

    那时,她的手还托在帘子上,正恰里间有人出来,她便退一旁侧立了让那几人先出来,听着街面上有些骚动,人群中突然开始窃窃私语,她回头一看,已经有股人潮,朝着远处的城门处蜂拥而去。

    青鸾便撤手放下门帘,依稀有里间鱼贯出来的人,被门帘打在脸上,吃痛地大呼小叫,训她小女子粗野无礼,她哪里还顾得了这些,撒腿就跟着人群朝城门跑。明世安见状,也只好跟着她一路跑。

    随着人潮涌至城门根下,奋力地往里挤,挤开层层围观的城中百姓,再挤开层层阻拦的守城士卒,她也不知自己何来的力气,竟能一路披荆斩棘,直至中心。大概是因为明世安拿着腰牌在开路,也可能是因为士卒们认得她就是那个在天门关混迹了月余的大侍女。

    如何挤进去的,倒无关紧要,只说挤至城门洞下,骇然所见。十几个人,如果还看出人形的话,有歪斜地依靠在门洞墙上,有直接挺在青石地面上的,那一致的服色……其实已经看不出是何服色,一色的血污,沙尘,刀剑砾石划开的残破。那些面目……已经看不清是谁的面容,一色的乱发胡茬,黝黑脸面,干裂嘴唇。

    此刻,守城的兵士送上水来,众人皆无多余声息,只顾艰难吞饮。又有兵士提水出去喂那门洞外的十几匹马匹,那些马,有许多已经瘫倒在地,估计再也站不起来了。

    青鸾便轻轻拾步,往那些人身前走,一个一个地看过去,那服色,她辨认出来了,那为首之人,她也辨认出来了,只是,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不禁揉了揉眼,才敛裙蹲身下去,试着喊到:

    “裴大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