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李代桃僵计-《长公主》
第(2/3)页
是故,酉时,万物收敛,百心倦怠,正好。
那道坚厚大木外裹玄铁重皮的天门关城门,便在此时,滚滚开启。
门洞里,快步出来一队兵士,沿着那黄沙地,扫除铁蒺藜障碍,清出一条笔直的道来,只指十里外那片黑压压的西凌铁骑。
城头上,全军将士,重甲素孝,击杖顿地,唱一首古老的招魂曲——
“凤兮凤兮,魂归故里。天不可上,黑云万里;地不可下,九关八极;东不可往,旋流无底;南不可去,豺狼狐狸;西不可向,流沙千里;北不可游,冰雪盖地。惟愿我魂,快回故里,衣食勿问,永宁安息……”
彩面羽饰的巫觋,于城楼高处舞祭,那凄挽哀歌,被浑厚苍凉的男儿声音齐声唱起,唱得那落日动容,霞光滴泪,那满地黄沙,也忍不住随风回旋哀祭。
便见着八口沉木大棺,四人一抬,缓缓从门洞抬出,沿着那条笔直的黄沙道,徐徐向前,走在最后的,是一身素孝的曦朝公主。
那公主,一袭素纱将头脸遮了,一条白绫将腰缠得紧细,蜂腰猿臂,肩背笔直,捧抱着一个木匣子,步履沉稳,行得缓慢。
凤大将军站在城头瞭望台上,望着那头也不回的纤细背影,心中不禁惊叹,这青鸾的模仿功夫,当真是出神入化,不看面目,只消看着这背影身段,款款姿态,便足以掩人耳目,惑人心魂。
又听见一旁的皇帝在低声问邢天扬:
“公主,此刻可好?”
“尚在榻上安睡……卑职亲自进屋,查看过。”
众人遂无话,于满城的齐声哀歌中,注目于城下那缓缓行进的队伍。那队伍,开始渐渐加快脚程,西凌军停在十里之外,答应将遗体送出阵前三里,这出城七里地,快步走了,亦要小半个时辰。
凤玄墨看着那个风中行进的窈窕背影,心中升起一种怪怪的恐惧,那不请自来的疑惑,有些按压不住。那清风徐行,衣袂飞舞,黄沙天地间,一道孤细身影,渐行渐远,让他入目难耐。仿佛,下一刻,那小人儿就会随风消散,再无踪影。
遂不禁凝神闭目,不忍再看,脑中却陡然一道电光火闪,闪得他心惊肉跳——先前出城时,那公主于城内门洞前下车,他与陛下站在城楼上看着,明世安躬身接驾,她伸手来扶,那手,藏在轻纱广袖里,小捏成半拳……她半曲着手指,半扣着掌心做什么?莫不是怕他看见她掌心的伤?青鸾手中哪来的伤,倒是昨日那人,硬生生狠心将那白玉掌心掐出的血印……
凤玄墨便觉得心中一阵发苦,声音也跟着发苦,颤声喊了一声那少年天子:
“陛下……那不是青鸾……”
再去看那城下的队伍,已行出三里开外。那末端的公主,正停住身形,转头过来,冲着城头这边看。那一仰头瞬间,疾风掠过,头上遮面纱帽,便被掀起来,随风飘了开去。她也不去捡,任由霞光照亮那玉色容颜。三里开外的情形,明明看不真切,却又觉得,那是熟悉无比的面容,朝着他笑,无比灿烂,迫人心弦。
凤玄墨脑中轰然,转身就朝瞭望楼下奔,他要飞骑出城去,将那心尖上的人儿抓回来,牢牢地看在身边。管他什么战事纷争,管他什么家国大义,他本就无家无国,无亲无故,他是那天地间孤零飘荡的狐王野魂,唯有一道血誓,此生此命,只系一人。
他已经狠心,让她遭了一回劫难,她却还之笑意盈盈。如今怎能不慎,眼睁睁看她,重蹈险境?她每伤一寸肌肤,他就断一根心弦,她的磊落之举,他却承受不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