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0 弥天大祸-《捡漏》
第(1/3)页
清场之后的档案馆显得格外的冷清。
随着头顶的照明一排排向远方点亮,映入眼帘的,是那尘封多年的民族印记。
整整八百平米的机密档案室中,只有金锋一个人的身影。
许久都未曾开过的照明灯时断时续的闪着,如同鬼蜮,像极了曾经的起源图书馆。
一排排特制的书柜中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典籍史料。在书柜的侧边清楚的标注着书籍的年代类别以及最详尽的编号。
看着这不下一千个书柜十万余册的书籍,金锋有些头皮发麻。
当年张学良在准备离开宝岛省去往第一帝国定居之前,把很多珍贵的书画藏品全都免费赠送给了各个亲朋好友。
又把毕生珍藏的三万多册书籍全部捐给东海大学。
其中就包括了宋元明清时候的多种绝版古籍善本。这些书籍在当时本就是相当稀罕的珍宝,现在市面上早已是一书难求。
这三万多册的图书原本藏在东海大学的图书馆中。等到张学良去了第一帝国之后的第七个年头,当局就以保护古书的名义将其中五千册书籍史料调往到北市的档案馆永久珍藏。
三万多册张学良的收藏书籍至此被硬生生拆散。
调入北市档案馆的五千余册书籍又被打乱编入到甲字号书库中,分散得七零八落。
金锋要找的这五千余册珍贵书籍就在这个甲字号书库中。
曾经东海大学对张学良捐赠书籍的汇编花名册料早已剔除了这五千余册的名字。
由于当时小六子忙着跑路去第一帝国,捐赠的这些书籍也未做任何登记。
要从整整十万册本书籍资料中把小六子的那五千册珍本善本找出来,无异又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寻找。
就算找出来,还有从上面的批注中寻摸宝藏的线索,难度无疑是登天。
又是一个艰难的大海捞针般的寻宝历程,金锋摁捺住性子,开始在甲字号书库中快速寻摸。
这一找就是足足的找了两天两夜。
在金锋待在档案馆这四十八小时时间里,他却是不知道,外面发生了多少惊天动地的大事。
宝岛档案馆被国内学者誉为黄金书屋史料圣地确实不是吹的。
这些资料不仅仅只是绝版的书籍典籍,更有不少的碑拓拓本和各种朝代最生僻的地方志和家谱。
还有的则是无名小卒编纂的各种神怪杂谈和汇编。故事从先秦到民国初年应有尽有。
从最早版本的山海经搜神记穆天子传到广异记和太平广记,以及各种版本的推背图五公经鲁班书烧饼歌马前课以及乾坤万年歌……
这里,确实装填了整个神州文明的历史。
如果说那些古董古物是文明见证的证物,那么这些书籍史料则是文明的载体。
论价值,后者远远的高于前者。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