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准备收网-《回到清朝做盐商》


    第(3/3)页

    ……

    晚上董书恒和魏玉珍住在一个院子,两人一起走回去,路上董书恒感觉魏玉珍老是欲言又止的。

    送魏玉珍回房间的时候,他明明看到魏玉珍想要说话,可是她不知道怎么又咽了回去。两人互相道了句好好休息,就各自自回房去了。

    回到房间的魏玉珍气得直跺脚,嘴里骂到:“真是个棒槌!”

    董书恒一直觉得这个时代的女孩都比较保守羞涩。所以平时对魏玉珍只敢开开玩笑,从来没有什么非分之举。

    接下家的几天,董书恒一直在上海主持贸易战的事情,形势是瞬息万变。董书恒必须就在上海这个贸易战的一线阵地。

    只有在这里他才能够快速地掌握信息。这几天的上海,商品交易量非常的低,华商在囤货捂盘。

    英法商人,此时正寄希望于广东十三行的大买办帮他们调货。

    这个时候董书恒需要一个杠杆打破这种平衡

    上海海关官邸,今天上海滩广州帮的商人基本上都在这里?

    “我们从四川云南调的货到哪里了?”吴健彰问道。

    下首的一名商人,焦虑的起来答道:“已经三天没有传来音信了,之前已经约定好了每天一报。”

    这次这些十三行商人,也是拼了。他们跟洋人捆绑的太深,不能像江浙的商人那样真刀真枪的跟洋鬼子干。

    货物开始涨价之后,英法领事就已经找过他谈话。他们要吴健漳想办法调到货。事实上以往洋人的货大多从十三行的洋行进。

    但是十三行的货也是从其他商人那里买进的。现在是其他商人那里咬定无货可出。加之现在太平军确实是占领了安徽南部还有江西大部。

    商人们也担心将来的货源短缺。他们觉得即使捂在手中也没事,大不了后面再转内销好了。

    做生意的人都知道,商品稀缺的时候,价格必然会上涨。

    吴健彰听到这样的汇报也大敢紧张。他们十三行为了这次调货可谓是全力以赴,用上了自己所有的资源。

    吴健彰甚至请了500人的洋枪队前去护卫。要知道这种远距离的护卫行动花费巨大。而且这次调货主要从四川和云贵地区。云贵也是茶叶的重要产地,四川则盛产生丝丝绸。瓷器的话河南也有出产。

    为了进一步确保安全,货物运输路线方面,云贵,四川的货都是走广西入海。河南的瓷器走山东。

    可是现在这几条线都出问题了。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又说不清楚。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