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短板-《顽贼》


    第(1/3)页

    刘承宗本来的设想,是把杨麒放回去,留下贺虎臣。

    他放过贺虎臣一次,对于杨麒,他也可以放一次,毕竟贺虎臣已经输了两次,再回去也未必能继续当总兵官,    但杨麒问题不大。

    最理想的状况,放回去一年半载,杨麒又能招募、训练出一支新的固原军,到时候官军再来围剿,正好把这支新军交给他。

    只不过刘承宗万万没想到,杨麒居然是兰州人。

    说起来,    尽管兵败,但投降也有投降的方法,    有时候投降能为对方所用;有时候投降仅仅是不与对方为敌。

    就在离开军阵走到土山这一段路上,    杨麒看见刘承宗的军队,三五成群的蒙古马兵、死板列队气质迥异旁人的西番兵,还有趾高气扬的汉军步马炮。

    等他登上土山,看见刘承宗身侧的杨耀和王文秀,杨麒当即决定投降。

    人能在这个世界走多远,机遇很重要,更重要的是有没有抓住机遇的本事。

    在明代要想得到官职,可以让老子努力奋斗,不论文武,都能给娃娃挣个官职,一般是正二品给个正六品。

    但得官职容易,升官难,尤其武职,很少有人能不靠战功得到提拔。

    杨麒是个例外。

    他是兰州卫人,并非将门出身,能有今日自然也是一刀一枪杀出来的,但在他漫长的从戎生涯中,真有一级提拔靠得是运气,    而且是武官最难过度的门槛,参将到副将。

    那是二十年前,年轻有为的兰州千户杨麒,被选拔进陕西巡抚李起元的标营,担任坐营千总。

    李起元是顺德府南和县的进士,户部主事出身,在陕西做过关南副使、布政使,很重视杨麒这样的年轻军官,通过秋防功绩,升任标营中军。

    中军是标营主官的名称,职责是卫队长官,巡抚标营的中军有参将军衔、总督标营的中军是副将军衔。

    他刚担任巡抚标营的中军,万历皇帝驾崩了,泰昌皇帝晋陕西巡抚李起元为三边总督。

    天启二年,总督李起元为他上书请封副总兵官衔,水到渠成。

    可惜,第二年李老爷就去南京当户部尚书了,    第三年到北京当户部尚书,    尚书老爷是没有标营的,    便做了延绥总兵官。

    杨麒自问料理军队没出过纰漏,但每逢大事儿总会担上奇怪的责任。

    他去山海关当总兵,高经略平时就瞧不起他,赶上宁远大战,经略下令把镇内部队都撤回关上,前线不利,高经略又指责他懦怯不前,将他扔出关外。

    杨麒啥事也没干,前线把仗打完,背了口锅回固原当总兵了。

    等到崇祯皇帝援辽,杨麒依然没干出啥,他担忧援兵乏饷,兵部的梁廷栋老爷说:民自有粮,何得全仰户部?

    那就按梁老爷说的来吧,边兵住进百姓家,闹出安定门之扰。

    杨麒又背了口黑锅,回固原了。

    逃避黑锅,已经成为杨麒的本能。

    这次五路败了四路,剩下一路没败的是病秧子王性善,人家可以把锅扔到天花身上,杨麒寻思贺虎臣这是输了第二次,肯定不回去了。

    如果他回去,左边是带了一帮病秧子的甘肃副总兵王性善、右边是卵蛋发炎的延绥副总兵尤世禄,中间站着他这么一个四肢健全身心健康的总兵官。

    兵败的锅砸谁身上这不是显而易见吗?

    基于这份分析,杨麒觉得回去也没好下场,兰州近在咫尺,肯定要再打第二场。

    野战赢不了,守城更赢不了,回头就算兰州城守住了,等刘承宗退军,还有一口更大的黑锅会砸在他的脑瓜子上……郊野的损失,兰州父老不得都记在他头上?

    还不如就此降了,不必管那些狗屁倒灶的事儿。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