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二章 巡抚衙门乱了套-《大明才子风云录》
第(1/3)页
房官们惊慌失措是有道理的,因为真要是题目外泄,他们都脱不了干系,都要接受朝廷最严格的审查,甚至仕途也就此终止。
“拆封,看看是谁的。”陈以学脸色有些吓人。
“大人,还不到拆封的时候,这时候拆封不合规矩吧?”一个房官提醒道。
“老夫是总裁,一切责任由老夫承担。拆封。”
乡试里出现任何问题总裁要负全部责任,随后就是追究直接责任人,也就是房官,还要追究相关责任人,一倒就是一片。
明朝所有大事事情里,只有科举最不惜代价,也是做得最像样的,许多史学家盛赞唐宋的科举制度,其实是有失偏颇。明朝要是事事都能像科举这样认真,国运至少不会比两宋差,甚至会远远超过。
一位伟人曾经说过:世界上的事,怕就怕认真二字。的确如此。
明朝的科举最为公正,最为开明,科场舞弊案也最少,就是因为认真二字,这当然也是因为对舞弊惩罚的力度太大了。
在多位房官的眼皮子底下,卷子被拆封了,露出里面的姓名籍贯:苏州籍学子,周文宾。
练达宁、孟梵君被紧急召到江南巡抚衙门,这里也是陈以学驻节的地方。
“陈大人,出了什么事吗?”练达宁急忙问道。
“你看看这篇文章,这是周文宾的卷子。”陈以学阴沉着脸说道。
练达宁、孟梵君匆匆看了一遍。
孟梵君看过后不解道:“写的非常好啊,这有什么问题?”
“就是写得太好了。”陈以学怒气冲冲道。
“陈大人这是什么话,文章写得好还是罪了?”孟梵君激动起来,语气也很硬。
“老夫子,且莫激动。我明白了,这的确是文宾平日里写的,不可能是在考场里临时构思写出来的。”练达宁看过后却明白了,毕竟文宾是他的弟子,他对文宾的文章最了解。
之所以把孟梵君也叫过来,是因为文宾已经入籍国子监,如果要有什么事的话,必须知会国子监祭酒孟梵君。
“哦。”孟梵君顿时明白了陈以学的言外之意,脸色也暗淡下来。
第(1/3)页